孟端胡同
孟端胡同是因明代应天府府尹孟端府第在此胡同而命名的。住在孟端胡同的是果亲王的后代,辅国公载卓,故称卓公府。府址在孟端胡同45号,虽不是王府,建筑也很精美、气派,是由三组平行的四合院组成的大院。
历史变迁
位于西城区中部。东西走向。东起锦什坊街,西至阜成门面顺城街。
孟端胡同
《京师坊巷志稿》:“卓公第在孟端胡同”。卓公是谁?此人是果亲王的后人。康熙的第十七子允礼,是雍正、乾隆两朝都很受恩宠的亲王。雍正元年先封为果郡王,虽为郡王,但明诏谕曰:“班在顺承郡王之上”,在站班形式上,比“铁帽子王”之一的顺承郡王还要高,雍正六年晋果毅亲王。果亲王府在宫门口葡萄园,即育幼胡同以西,新开辟的平安大街以北一带地方。北府后来为端王府、育幼胡同原名端王府夹道,即的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。
果亲王府改端王府时,果亲王的世袭者实为辅国公,府第遂迁往孟端胡同,人称卓公第。
果亲王允礼无嗣,雍正皇帝将其第六子果恭郡王宏瞻继之。卓公其后人也。实际上孟端胡同之卓公第,乃雍正皇帝孙子的住宅。
《清史稿》卷二百二十称:“弘瞻善诗词,雅好藏书,与怡府明善堂埒。御下严,晨起披衣巡视,遇不法者立杖之,故无敢为非者。节俭善居积,尝以开煤窑夺民产。从上南巡,嘱两淮盐政高恒鬻人葠牟利,又令织造关差致绣段、玩器,予贱值。二十八年(1763)圆是园九州清宴灾,弘瞻后至,与诸皇子谈笑露齿,上(指乾隆)不怿。又尝以门下私人嘱阿里衮。上发其罪,并责其奉母妃俭薄,降贝勒,罢一切差使,自是家居闭门,意抑郁不自聊,三十年(1765)三月,病笃,上往抚视。弘瞻于卧榻间叩首引咎,上执其手,痛曰:‘以汝年少,故稍加拂拭,何愧恧若此?’因复封郡王,旋薨,予谥。”
“子永瑹,袭。五十四年(1789)薨。谥曰简。子绵从,袭贝勒。孙奕湘,袭镇国公。历官司副都统,广州、盛京将军,兵部尚书。加贝子衔。卒,谥属慎。子孙递降,以辅国公世袭。
按时《清史稿》所载,果亲王允礼之嗣子宏瞻,终为郡王。其子永瑹,袭郡王。《京师坊巷志稿》去:“ 圣祖国统一十七子果毅亲王,无嗣,世宗(雍正)以六子果恭郡王宏瞻继之。卓公其后人也。”但《清史稿》中,宏瞻的后人,有郡王、有贝勒、有镇国公、有辅国公。但未云哪位辅国公是卓公。这在清朝历史上还是一个谜。
这位清初辅国公的住宅,在明代的主人是谁?这一直是一个谜。是否就叫孟端呢?孟端又是何许人也呢?史书不详。明万历年间任宛平县太爷的沈榜,著书《宛署杂记》称,孟端胡同是他管辖范围内的一条街巷,被他称之为“孟端家胡同”。又有人考证,孟端是孟子的后裔,是一位任职于明初的文官,精通孔孟之道,称孟端公。
但名未见经传。今孟端胡同附近有前楼、后楼、玉带之地名,疑与孟端宅第有关。是否就是当年其宅第内的遗名,有待专家考证。这一带都是住平房的居民,也许日后有一天拆平房、盖高楼深挖地基,会出土一件什么古物,能证实这位孟端家的身世。
现状
孟端胡同位于西城
孟端胡同45号院
区中部,西城区孟端胡同45号院,是破文物主管部门确定为北京保留的四合院中的一个,专家们认为是北京四合院中的上上品。孟端胡同甲45号作为45号四合院的一部分被拆了,不过45号院内仍住着人。45号院像孤岛一样站立在高楼大厦中间。华新民说,保卫胡同的民间人士仍希望剩余的45号院能继续保存下来。在他们看来,“迁建”只是给拆换了一个名,不能完成保护文化、传统延续的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