炮局胡同
历史沿革
炮局胡同
胡同,清朝属镶黄旗,乾隆时此地为炮局,为制造大炮的地方。后炮局废,成为大炮、军械及废炮的储存所。清末又成为监狱。民国后沿称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一度改称双胜胡同,后恢复原名。抗日战争期间,此地成为日本侵略者关押中国“要犯”的监狱。监狱戒备森严,在四周围墙中修筑七座碉堡。民国二十二年(1933)五月,爱国将领吉鸿昌联合冯玉祥、方振武在张家口组成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,任同盟军第二军军长、北路前敌总指挥。抗日同盟军失败后,吉鸿昌在平津一带活动,在天津被捕,被押往北京,监禁在此地。在就义前,他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诗: “恨不抗日死,留作今日羞。国破尚如此,我何惜此头。”国民党统治时期,安子文、薄一波等人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,先关押在此地,然后才押到西城草岚子监狱。解放后,此地曾为劳改局,后为北京市公共交通分局。
历史变迁
胡同内设
炮局胡同
炮楼(岗楼),除宣武区半步桥监狱外,大概城区只有炮局胡同了。
炮局胡同,在清代属镶黄旗所辖,曾在胡同内设镶黄旗炮厂,清末改称炮局胡同。清代属冷兵器时代,但是也用大炮。当时的大炮除了可以用来打仗、攻城外,还造一些信炮和礼炮,炮局胡同的炮厂就是铸炮的工厂。
到了近代,清廷开始从国外进口洋炮,国产的大炮就没有了用场,铸炮厂就废弃了。因此地是“官地”,百姓不能占用,就在炮厂旧址上建了监狱。
炮局的监狱是有历史的,清末、北洋政府、日伪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一直都是监狱。北京有句俗话:“你小子再不老实,就送炮局”,指的就是炮局监狱。中国建造监狱的宗旨之一就是给“犯人”以最大的恐惧感和威摄力,故而十分阴森、可怖。高墙、电网和巡逻警,让人不寒而栗。
现状
解放后,“古为今用”,炮局监狱成为市公安局的拘留所,一些未判决的重犯在此拘押。文革后,此处是市公安交通治安分局的所在地,有些监狱被拆,盖了大楼。大概基于上述原因,这里还保留着几个岗楼(炮楼),给后人留下了历史遗迹。 那些在公交车上行窃的扒手被绳之以法押送到炮局胡同时,首先见到的就是炮楼,不用说,他们会后悔莫及。 返回列表